醫管局轉介造影:長者及兒童的特殊考量
- Constance
- |
- 2025-06-25 13:24:24
- |
- 2
- |
- 健康醫療

長者造影的特殊需求
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的身體機能逐漸退化,這使得他們在接受造影檢查時面臨更多挑戰。香港醫管局的數據顯示,65歲以上長者接受血管造影電腦掃描的比例逐年上升,但過程中需特別注意其身體狀況對檢查的影響。例如,長者可能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壓或糖尿病,這些疾病可能影響造影劑的使用或檢查結果的解讀。此外,長者的關節活動能力較差,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能導致不適甚至疼痛。
預防跌倒是長者造影檢查中的另一重要考量。根據香港衛生署的統計,每年約有30%的65歲以上長者曾發生跌倒事件,而在醫療環境中,這一風險更高。因此,醫護人員需確保檢查環境安全,例如提供穩定的扶手、防滑地板,並在必要時協助長者移動。同時,清晰的溝通也至關重要。長者可能因聽力或認知功能下降而難以理解檢查指示,醫護人員應使用簡單易懂的語言,並耐心重複關鍵信息。
兒童造影的注意事項
兒童在接受造影檢查時,情緒安撫是首要任務。與成人不同,兒童可能因陌生環境和檢查設備而感到恐懼或焦慮。香港兒童醫院的建議指出,家長和醫護人員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幫助兒童放鬆:
- 使用玩具或繪本分散注意力
- 提前解釋檢查過程,避免使用恐嚇性語言
- 允許家長陪同檢查(若輻射安全許可)
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也極為重要。例如,對於乳房檢查,醫管局轉介 乳房造影通常會優先考慮超聲波等無輻射方式,以減少對兒童發育的潛在影響。輻射風險的考量尤其關鍵,香港放射科醫學會的指引強調,兒童的細胞分裂活躍,對輻射更敏感,因此應嚴格遵循「合理最低劑量」原則。
醫療團隊的配合與支持
無論是長者或兒童,醫療團隊的協作都直接影響造影檢查的順利程度。家屬應主動與醫生、護士溝通,特別是當患者有特殊需求時。例如,若長者患有失智症,家屬可提前告知醫療團隊,以便安排更充足的檢查時間或調整溝通方式。香港醫管局的轉介系統中,醫管局轉介 造影服務通常會附帶詳細的病歷摘要,這有助於醫療團隊快速掌握患者狀況。
心理支持同樣不可忽視。香港心理衛生會的數據顯示,約20%的兒童和15%的長者在接受醫療檢查後會出現短期焦慮症狀。醫院管理局的部份造影中心已開始提供心理輔導服務,幫助患者及家屬緩解壓力。
輔助工具與資源
為提升長者和兒童的檢查體驗,香港醫療機構已引入多種輔助工具:
| 工具類型 | 適用對象 | 功能說明 |
|---|---|---|
| 減壓毯 | 兒童 | 重量設計帶來安全感 |
| 大字體說明書 | 長者 | 改善視力不佳者的理解 |
此外,香港社會福利署與非政府組織合作,為經濟困難家庭提供造影檢查補助。家屬可透過醫管局轉介系統查詢相關資源。
個案分享:長者及兒童成功完成造影的案例
78歲的陳伯伯因中風風險需接受血管造影電腦掃描,起初他因擔心檢查過程而拒絕。醫療團隊透過以下措施成功完成檢查:安排孫女視訊陪伴、使用加熱毯維持體溫、檢查後提供詳細的康復指引。另一案例是5歲的李小妹,她在接受醫管局轉介 乳房造影(超聲波版本)時,醫護人員透過「卡通角色扮演」遊戲讓她順利配合檢查。這些案例顯示,個性化的照護方案能顯著提升特殊群體的檢查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