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疾病的篩檢與診斷:守護寶寶的第一道防線
- Jennifer
- |
- 2025-08-11 12:24:24
- |
- 3
- |
- 金融管理

一、產前篩檢的重要性
產前篩檢是守護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透過科學方法在懷孕期間檢測胎兒是否患有先天性疾病,不僅能早期發現問題,更能為家庭提供更多選擇與準備時間。根據香港衛生署統計,約3%的新生兒患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性疾病,其中部分疾病若能早期發現並介入治療,可大幅改善預後。
早期發現先天性疾病是產前篩檢的核心價值。許多嚴重先天性疾病如唐氏症、脊柱裂等,在懷孕初期即可透過篩檢發現。以唐氏症為例,香港每年約有50-60名唐氏症嬰兒出生,若能透過早期篩檢發現,父母可提前了解疾病資訊並做好心理準備。
產前篩檢同時提供家庭更多選擇空間。當篩檢結果顯示胎兒可能患有嚴重先天性疾病時,父母可根據專業醫療建議,考慮繼續妊娠並提前規劃治療方案,或選擇終止妊娠。這項選擇權對家庭而言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於有遺傳病史或高齡產婦家庭。
二、常見的產前篩檢項目
現代醫學提供多種產前篩檢方法,每種方法各有其優勢與適用時機:
- 超音波檢查:包括早期唐氏症篩檢(11-13週)和結構性異常篩檢(18-22週)。超音波可觀察胎兒頸部透明帶厚度、鼻骨發育等指標,初步評估唐氏症風險。
- 母血唐氏症篩檢:透過分析孕婦血液中的特定蛋白質和激素水平,結合孕婦年齡等因素,計算胎兒患唐氏症的風險值。香港公立醫院通常提供此項篩檢,準確率約85-90%。
- 絨毛採樣與羊膜穿刺:這兩項屬於確診檢查。絨毛採樣可在懷孕10-12週進行,羊膜穿刺則在16-20週進行,準確率高達99%,但存在約0.5-1%的流產風險。
對於計劃海外留學或工作的孕婦,建議提前了解海外留學保險邊間好,確保保險涵蓋產前檢查與可能的治療費用。同時,若需在海外睇醫生,應選擇具備國際認證的醫療機構。
三、新生兒篩檢的重要性
新生兒篩檢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二道健康防線,主要針對代謝異常等先天性疾病。這類疾病在出生時往往沒有明顯症狀,但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智力障礙、生長遲緩等不可逆傷害。
香港新生兒篩檢計劃自1984年實施以來,已成功早期發現數千例代謝異常病例。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為例,若在出生後1個月內開始治療,患兒的智力發展幾乎不受影響;但若延遲至3個月後才治療,智商可能下降10-20分。
早期發現並治療這些疾病,不僅能避免嚴重後果,還能大幅降低家庭與社會的長期照護負擔。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每投入1港元於新生兒篩檢,可節約約8港元的後續醫療支出。
四、常見的新生兒篩檢項目
香港公立醫院為所有新生兒提供免費篩檢,主要項目包括:
| 疾病名稱 | 發病率 | 篩檢方法 | 治療方式 |
|---|---|---|---|
| 苯丙酮尿症 | 約1/15,000 | 足跟血檢測 | 特殊飲食控制 |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 | 約1/3,000 | 足跟血檢測 | 甲狀腺素補充 |
| 蠶豆症(G6PD缺乏症) | 約4-5%男嬰 | 足跟血檢測 | 避免特定食物與藥物 |
對於有海外生育計劃的家庭,需特別注意不同國家的新生兒篩檢項目可能與香港有所差異。建議提前了解當地篩檢內容,並考慮購買涵蓋海外睇醫生費用的醫療保險。比較海外留學保險邊間好時,應確認保險是否包含新生兒特殊檢查與治療項目。
五、篩檢結果異常怎麼辦?
當篩檢結果顯示異常時,家長無需過度驚慌,應採取以下步驟:
首先,立即諮詢專業醫師。香港各大醫院均設有遺傳諮詢門診,由經驗豐富的遺傳學專科醫生解讀報告,評估實際風險。例如,母血唐氏症篩檢結果為高風險(如1/100),並不代表胎兒一定患病,需進一步確診檢查。
其次,根據醫生建議進行確診檢查。若產前篩檢異常,可能需進行絨毛採樣或羊膜穿刺;新生兒篩檢異常則需重複檢測或進行基因分析。這些檢查能提供明確診斷,幫助制定後續計劃。
最後,深入了解治療與照護方式。現代醫學對許多先天性疾病已有成熟治療方案,如:
- 苯丙酮尿症:嚴格控制飲食中的苯丙胺酸含量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終身補充甲狀腺素
- 蠶豆症:避免接觸樟腦丸、磺胺類藥物等
對於需要長期治療的先天性疾病,家庭可尋求社會支援。香港社會福利署提供「嚴重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等援助計劃。若考慮海外治療,應詳細比較海外留學保險邊間好,選擇保障範圍最完善的方案,並了解當地的海外睇醫生流程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