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異物感總是揮之不去?你需要知道的檢查與診斷
- Beata
- |
- 2025-08-28 13:24:24
- |
- 4
- |
- 健康醫療

尋求專業協助:看哪一科?
當你感到喉嚨有異物感或喉嚨沙沙感時,首先需要確定應該看哪一科的醫師。這種症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因此選擇正確的科室非常重要。耳鼻喉科是最常見的選擇,醫師會檢查你的喉嚨、鼻腔以及喉頭(larynx),以排除炎症、腫瘤或其他結構性問題。根據香港衛生署的數據,約有30%的喉嚨不適患者最終被診斷為慢性咽喉炎。
如果症狀伴隨胃酸逆流、胸口灼熱感,則可能需要轉介至腸胃科。胃食道逆流是導致喉嚨異物感的常見原因之一,尤其是夜間症狀加劇的患者。此外,若醫師排除了生理性病因,且患者長期處於壓力或焦慮狀態,身心科可能是另一個選擇。心理因素如「喉球症」(Globus Pharyngeus)也會導致喉嚨沙沙感,這類患者約佔總病例的10%。
醫師會如何檢查?
醫師在診斷喉嚨異物感時,通常會進行多種檢查。首先,他們會詳細詢問病史,包括症狀持續時間、是否伴隨其他不適(如咳嗽、吞嚥困難)、生活習慣(如吸菸、飲酒)以及過往病史。這有助於初步判斷可能的病因。
接著是理學檢查,醫師會使用光源和壓舌板觀察喉嚨是否有紅腫、潰瘍或異常分泌物。頸部觸診則可檢查是否有淋巴結腫大或甲狀腺問題。若初步檢查無法確診,醫師可能會建議進一步的內視鏡檢查,例如鼻咽內視鏡或喉鏡檢查,這些工具能直接觀察喉嚨深處的結構。
- 影像檢查:X光或電腦斷層掃描(CT)可用於檢測頸部或胸腔的異常。
- 胃鏡檢查:若懷疑胃食道逆流,醫師可能會安排胃鏡以觀察食道和胃部狀況。
- 食道壓力測試:用於評估吞嚥功能是否正常。
診斷結果分析與治療方案
根據檢查結果,醫師會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若診斷為慢性咽喉炎,通常會建議使用消炎藥物或喉嚨噴劑。對於胃食道逆流患者,醫師可能會開立質子泵抑制劑(PPI)以減少胃酸分泌,並建議調整飲食習慣,如避免咖啡、辛辣食物。
若發現結構性問題,如聲帶息肉或腫瘤,則可能需要手術治療。香港耳鼻喉科醫學會的數據顯示,約5%的喉嚨異物感患者最終需要接受手術。對於心理因素導致的症狀,醫師可能會建議心理諮商或壓力管理課程,並輔以輕度抗焦慮藥物。
追蹤與復健
治療後,定期回診是確保病情穩定的關鍵。醫師會根據症狀改善情況調整藥物或治療方式。對於因吞嚥功能受損而導致喉嚨沙沙感的患者,語言治療師可能會介入,提供吞嚥復健訓練。
復健治療通常包括:
- 吞嚥肌肉訓練
- 呼吸練習
- 飲食調整建議
預防與保健
預防喉嚨異物感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誘發因素。以下是一些實用建議: 喉嚨黏黏的
- 戒菸並減少飲酒,以降低喉嚨刺激。
- 保持充足水分,避免喉嚨乾燥。
- 避免過度使用聲音,尤其是長時間說話或唱歌後。
- 定期健康檢查,尤其是40歲以上或有家族病史者。
若你長期感到喉嚨沙沙感,建議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醫療介入,能有效改善這種不適。 喉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