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常見手術種類與適應症:告別鼻塞、打鼾、聽力問題
- Kitty
- |
- 2025-08-28 20:24:24
- |
- 3
- |
- 健康醫療

一、鼻部手術
1. 鼻中隔彎曲矯正術:改善鼻塞、鼻出血
鼻中隔彎曲是常見的鼻部結構問題,約有70%至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彎曲。當彎曲程度嚴重時,可能導致長期鼻塞、鼻出血,甚至影響睡眠品質。鼻中隔彎曲矯正術是透過手術將彎曲的軟骨或骨頭切除或重新塑形,以恢復鼻腔通暢。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術後恢復期約為1至2週。根據香港耳鼻喉科醫學會的數據,約90%的患者在手術後鼻塞症狀明顯改善。
2. 鼻竇內視鏡手術: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
慢性鼻竇炎和鼻息肉是常見的鼻部疾病,若藥物治療無效,則需考慮手術。鼻竇內視鏡手術利用微創技術,透過內視鏡清除鼻竇內的病變組織,恢復鼻竇通氣功能。手術時間約為1至2小時,術後需定期回診清洗鼻腔。香港衛生署的統計顯示,約85%的慢性鼻竇炎患者在手術後症狀顯著改善。
3. 下鼻甲手術:緩解過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
下鼻甲肥大是過敏性鼻炎或肥厚性鼻炎的常見表現,可能導致長期鼻塞、流鼻涕。下鼻甲手術透過切除或縮小肥大的下鼻甲組織,改善鼻腔通氣。手術方式包括雷射、電燒或部分切除,術後恢復期約為1週。根據香港過敏學會的數據,約80%的患者在手術後鼻塞症狀明顯緩解。
二、咽喉手術
1. 扁桃體切除術:治療反覆性扁桃體炎、睡眠呼吸中止症
扁桃體切除術是兒童和成人常見的手術,主要用於治療反覆性扁桃體炎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手術通常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術後需注意飲食和休息。香港兒童醫院的數據顯示,約95%的兒童在手術後睡眠品質明顯改善。
2. 腺樣體切除術:改善兒童鼻塞、中耳炎
腺樣體肥大是兒童鼻塞和中耳炎的常見原因。腺樣體切除術透過切除肥大的腺樣體,改善鼻腔通氣和中耳功能。手術時間約為30分鐘,術後恢復期約為1週。香港耳鼻喉科醫學會的統計顯示,約90%的兒童在手術後鼻塞和中耳炎症狀明顯改善。
3. 聲帶手術:治療聲帶息肉、聲帶結節、聲帶麻痺
聲帶手術用於治療聲帶息肉、結節或麻痺,常見於教師、歌手等需頻繁用聲的職業。手術透過顯微鏡或雷射技術切除病變組織,術後需配合語言治療。香港職業醫學學會的數據顯示,約80%的患者在手術後聲音品質明顯改善。
三、耳部手術
1. 中耳手術:治療中耳炎、耳膜穿孔、聽小骨硬化症
中耳手術用於治療中耳炎、耳膜穿孔或聽小骨硬化症等問題。中耳積水是中耳炎的常見表現,許多家長關心「中耳積水會自己好嗎?」。根據香港兒童醫院的數據,約60%的中耳積水病例會自行消退,但若持續超過3個月,則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包括鼓膜切開術或置管術,以引流積水並恢復聽力。
2. 乳突切除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膽脂瘤
乳突切除術用於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或膽脂瘤,這些疾病可能導致聽力損失或顱內感染。手術透過清除病變組織,重建聽力結構。術後需定期回診追蹤,以避免復發。香港耳鼻喉科醫學會的統計顯示,約85%的患者在手術後聽力明顯改善。
3.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治療重度聽力損失
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是治療重度聽力損失的有效方法,適用於藥物或傳統助聽器無效的患者。手術將電極植入耳蝸,透過外部裝置將聲音轉換為電信號。香港衛生署的數據顯示,約90%的兒童和70%的成人在手術後聽力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