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 檢查時間:常見問題QA,一次解答您的疑惑!
- Helena
- |
- 2025-09-04 17:24:24
- |
- 3
- |
- 健康醫療

彙整PET/CT檢查時間相關常見問題
PET/CT檢查作為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pet scan 作用主要體現在腫瘤診斷、分期與療效評估等方面。許多患者在接受檢查前,對於檢查流程、時間安排等存在諸多疑問。本文將針對PET/CT檢查前、中、後三個階段,整理最常見的時間相關問題,並提供專業解答,幫助您更安心地接受檢查。
PET/CT檢查前
Q:檢查前需要空腹多久?
根據香港醫學影像中心的標準流程,患者需在PET/CT檢查前禁食4-6小時。這是因為血糖水平會直接影響顯影劑(FDG)的吸收與分佈。若進食時間過近,可能導致影像模糊或誤判。建議:
- 上午檢查者:前一晚12點後禁食
- 下午檢查者:早餐後禁食(早餐需低糖、低脂)
特殊情況如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與醫師討論胰島素調整方案。
Q:我可以喝水嗎?
檢查前2小時可飲用純水(不含糖、咖啡因),總量不超過500ml。適當補水有助於顯影劑代謝,但需避免:
- 含糖飲料(影響FDG攝取)
- 咖啡/茶(可能刺激神經系統)
香港養和醫院研究顯示,適量飲水可使影像清晰度提升約15%。
Q:檢查當天可以吃藥嗎?
常規藥物(如降血壓藥)通常可照常服用,但需注意:
| 藥物類型 | 建議 |
|---|---|
| 糖尿病藥物 | 需調整劑量或暫停(依醫囑) |
| 類固醇 | 提前3天暫停(可能影響結果) |
| 鎮靜劑 | 需事先申請 |
攜帶藥品清單至檢查中心,技術人員將個別評估。
PET/CT檢查中
Q:檢查時間大約多久?
完整流程約需2-3小時,具體分為:
- 準備階段(60-90分鐘):注射顯影劑後需靜臥等待分佈
- 掃描階段(20-30分鐘):實際機器運作時間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指出,新型PET/CT設備可縮短掃描時間至15分鐘,但各機構設備不同。
Q:我可以移動身體嗎?
掃描過程中必須保持靜止,輕微移動可能導致:
- 影像重影(需重掃)
- 輻射暴露增加
若出現不適,可透過對講系統與技術人員溝通。兒童或幽閉恐懼症患者可事先申請鎮靜劑。
Q:注射顯影劑會痛嗎?
多數患者描述為「輕微刺痛」,類似普通抽血。注意事項:
- 注射後可能有溫熱感(正常現象)
- 極少數會出現過敏反應(發生率<1%)
香港放射科醫學會建議,過敏體質者應提前告知醫護人員。
PET/CT檢查後
Q:檢查後需要注意什麼?
檢查結束後24小時內的關鍵建議:
| 事項 | 說明 |
|---|---|
| 多喝水 | 加速顯影劑代謝(每日2000ml以上) |
| 避免接觸孕婦/兒童 | 輻射殘留防護 |
| 觀察注射部位 | 紅腫需就醫 |
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90%顯影劑會在24小時內經尿液排出。
Q:我可以立即恢復正常生活嗎?
一般情況下:
- 日常活動:檢查後1小時即可恢復
- 駕駛:使用鎮靜劑者需等待8小時
- 運動:建議24小時後再進行劇烈運動
顯影劑不影響認知功能,但部分患者可能因緊張感到疲憊。
Q:報告多久會出來?
香港主要醫療機構的報告時程:
| 機構類型 | 平均時間 |
|---|---|
| 公立醫院 | 7-10個工作日 |
| 私立醫院 | 3-5個工作日 |
| 專科中心 | 24-48小時(急件服務) |
複雜病例可能需要多位專家會診,時間可能延長。
其他問題
Q:PET/CT檢查的輻射量會影響健康嗎?
單次PET/CT的輻射劑量約為:
- PET部分:7-10 mSv
- CT部分:2-20 mSv(依掃描範圍)
相較之下,香港自然背景輻射約為2.5 mSv/年。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指出,每年接受<50 mSv的醫療輻射風險極低。
Q:我可以要求縮短檢查時間嗎?
常規情況下不建議,但下列條件可能縮短時間:
- 使用數位PET/CT設備(時間減少30%)
- 局部掃描(非全身)
- 兒童專用協議
需由放射科醫師評估,過度縮減可能影響pet scan 作用的準確性。
解答疑惑,安心接受PET/CT檢查
透過上述問答,相信您已了解PET/CT檢查的時間安排與注意事項。作為現代癌症診斷的黃金標準,其pet scan 作用在於提供分子層級的生理資訊,配合專業醫療團隊的指導,能有效降低檢查過程的不確定性。建議檢查前與主治醫師充分溝通,制定個人化方案,讓醫療科技真正為您的健康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