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風險的評估需綜合考量年齡、性別與檢查必要性。香港大學醫學院2023年研究指出,50歲以下族群接受低劑量掃描的效益風險比相對較低,而55-74歲重度吸菸者(每年30包以上)的早期肺癌檢出率可提升20...
無論照肺CT結果如何,改善生活習慣對肺部健康都至關重要。首當其衝的是戒菸,香港衛生署數據顯示,戒菸後肺部炎症指標在數週內就會改善,肺癌風險隨戒菸年數增加而持續下降。避免二手菸同樣重要,家中應建立無煙環...
58歲,香港建築業工人,有30年吸煙史(每日一包),其父親亦因肺癌離世,屬於典型的高風險族群。儘管多年來僅偶爾乾咳,他仍於2022年在家人勸說下,於養和醫院接受了首次低放射劑量CT胸肺檢查。掃描顯示其...
肺癌早期檢測,提供了多項篩檢補助方案,主要針對高風險和弱勢群體。補助對象通常包括長期吸煙者(例如每天吸煙超過10支且煙齡超過10年)、有家族肺癌史的人士、年齡在50歲以上的市民,以及低收入或領取綜援(...
香港某些職業(如建築、裝修業)可能長期接觸石棉、矽塵等有害物質。這些工作者即使沒有症狀,也應考慮定期肺部檢查,因為職業性肺癌的潛伏期可能長達20-30年。CT檢查結果正常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對於吸菸者...
開普敦-在癌症類型中,子宮頸癌是該國女性的主要殺手之一,而肺癌是男性中的主要殺手,根據美國癌症協會(Cansa)的說法。健康專家邁克爾·赫伯斯特教授說,全國子宮頸癌患者的高死亡率可能歸因於許多因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