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吃的肥牛實際上起源於美國
- Cloris
- |
- 2021-10-15 16:29:11
- |
- 2091
- |
- 話題分享
引育改良的安格斯牛,油花分布比較均勻,選擇脂肪含量相對比較高的部位,切成薄片,就成了“肥牛”。
後來,隨著美國牛肉的出口,“肥牛”也傳播到日本、台灣、香港等東亞地區,到了九十年代,逐漸傳播到中國大陸,引發了火鍋熱。
除了進口牛肉,促成火鍋熱潮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肉牛養殖的興起。
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正式撤消禁宰耕牛的規定。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國北方肉牛養殖業開始快速發展,雜交牛品種越來越多。
直到今天,山東仍然是中國牛肉產量最高的省份,其次是內蒙古和河北。
90年代時,肥牛火鍋也開端在華北地域呈現。
在牛肉產量達到最高的山東,肥牛火鍋發展成為我們當地火鍋的代表。
而在北京,一個著名的連鎖肥牛火鍋品牌,就是源自河北三河的一家養殖集團。
就這樣,肥牛成為中國火鍋界一股不可疏忽的力氣。
我們知道,牛身上的部位肉有上腦、眼肉、牛腩、黃瓜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