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常見問題解答:患者必讀

免疫力針,免疫治疗,免疫針

一、什麼是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s)?如何應對?

免疫治療作為一種新興的癌症治療方法,通過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攻擊癌細胞。然而,這種治療方式也可能引發免疫相關不良反應(irAEs),這是因為免疫系統在攻擊癌細胞的同時,也可能誤傷正常組織。常見的irAEs包括皮疹、腹瀉、肺炎、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皮疹通常表現為皮膚紅腫、瘙癢,嚴重時可能出現脫皮或潰瘍。腹瀉則是消化系統受到影響的表現,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脫水或電解質失衡。肺炎則較為嚴重,患者可能出現呼吸困難、咳嗽等症狀。甲狀腺功能異常則可能導致體重波動、疲勞或情緒不穩。

及早發現和處理irAEs至關重要。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密切關注自身狀況,定期進行血液檢查和影像學檢查。若出現異常症狀,應立即聯繫醫生。例如,輕度皮疹可使用保濕霜或局部類固醇藥膏緩解,而嚴重皮疹可能需要口服類固醇。腹瀉患者應補充水分,必要時使用止瀉藥物。肺炎則需及時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甲狀腺功能異常則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激素替代治療或抑制治療。

使用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時需謹慎。類固醇雖能有效控制irAEs,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骨質疏鬆、高血糖等副作用。因此,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情況調整劑量,並在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此外,患者應定期監測血糖、血壓等指標,並補充鈣質和維生素D以預防骨質疏鬆。

二、免疫治療的費用有多高?是否有健保給付?

免疫治療的費用因治療方法和藥物種類而異。以香港為例,常見的免疫治療藥物如PD-1抑制劑(如Keytruda、Opdivo)每針費用約為2萬至4萬港元,而CTLA-4抑制劑(如Yervoy)則更為昂貴。完整療程通常需要多針,總費用可能高達數十萬港元。此外,免疫力針(如HPV疫苗)的費用則相對較低,每針約為1000至2000港元。

香港的公立醫院為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部分免疫治療藥物的健保給付。例如,PD-1抑制劑可用於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特定癌症,但需滿足一定的臨床標準。私立醫院則通常不納入健保,患者需自費或通過商業保險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免疫針(如流感疫苗)在公立醫院通常免費或低價提供,但癌症免疫治療的覆蓋範圍有限。

對於經濟困難的患者,可尋求相關援助計劃。香港癌症基金會等機構提供經濟援助或藥物資助計劃,患者可通過社工或醫院轉介申請。此外,部分藥廠也設有患者援助計劃,為符合條件的患者提供藥物折扣或免費治療。

三、免疫治療需要住院嗎?療程時間有多長?

免疫治療的療程安排因治療方法和患者狀況而異。一般而言,免疫治療可分為住院和門診兩種形式。靜脈注射的免疫治療(如PD-1抑制劑)通常需在醫院或診所進行,每次注射時間約為30分鐘至1小時,之後需觀察1至2小時以確保無急性不良反應。因此,多數患者可選擇門診治療,無需住院。然而,若出現嚴重irAEs(如肺炎或肝炎),則可能需要住院觀察和治療。

療程時間方面,免疫治療通常每2至3週進行一次,持續時間視病情而定。例如,晚期癌症患者可能需要長期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出現不可耐受的副作用。而輔助治療(如手術後的免疫治療)則可能持續半年至一年。免疫力針(如HPV疫苗)的療程較短,通常為2至3針,間隔數月。

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包括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肝腎功能等指標,並避免接種活疫苗(如麻疹疫苗),以免引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此外,患者應保持充足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並及時報告任何不適症狀。

四、免疫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如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免疫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因人而異。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疲勞、疼痛、食欲下降等副作用,影響日常生活。疲勞是常見問題,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建議患者調整作息,適當休息,並進行輕度運動(如散步或瑜伽)以增強體力。疼痛則可通過藥物或物理治療緩解,必要時可尋求疼痛專科醫生的幫助。

飲食方面,患者應保持均衡營養,多攝取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支持免疫系統功能。避免生冷食物,以防感染。運動則應量力而行,避免劇烈活動,但適度的運動有助於改善情緒和體能。此外,定期回診追蹤至關重要,醫生會通過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評估治療效果和副作用,並及時調整方案。 免疫治疗

五、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免疫治療專家?

尋找適合的免疫治療專家是治療成功的關鍵之一。建議選擇具有豐富經驗的腫瘤科醫生,尤其是專精於免疫治療的專家。可通過醫院官網、專業協會(如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查詢醫生的資歷和專長。此外,諮詢不同醫生的意見有助於獲得更全面的治療建議。例如,部分醫生可能傾向於聯合治療(如免疫治療結合化療),而另一些則可能推薦單一免疫治療。

參與病友團體也是獲取信息和支持的有效途徑。香港有多個癌症患者組織(如香港癌症基金會),提供講座、支援小組等資源,幫助患者了解免疫治療的最新進展和實際經驗。通過與其他患者交流,可獲得實用的生活建議和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