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測試與文化差異:跨文化心理評估的挑戰

對於實務工作者,我們建議在進行跨文化精神病測驗時採取以下策略:優先使用經過文化驗證的測驗工具;必要時結合多種評估方法,包括臨床訪談、行為觀察與標準化測驗;積極尋求文化諮詢或督導,特別面對不熟悉的文化群...

創傷與憂鬱症:特殊族群的檢測考量與適應性工具

第三個原則是peer support的整合。有相似創傷經歷的人們相互支持,已被證明對康復有積極作用。在評估過程中,我們可以詢問受試者是否願意與peer support specialist交流,這往往...

破解妄想:深入了解被迫害妄想症,找回平靜生活

常見的表現包括疑神疑鬼、過度警惕和防禦行為。患者可能會:根據香港精神健康協會的數據,約有1%的人口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妄想被迫害症,其中男性發病率略高於女性。妄想被迫害症與其他精神疾病有相似之處,但也有...

妄想被害症:法律、倫理與社會責任

為了在法律層面保護患者的權益,香港政府設立了多項機制。例如,精神健康覆核審裁處負責審查患者的強制治療令,確保患者的自主權不被剝奪。同時,法律也規定患者有權尋求法律代表,以維護自身權益。這些措施旨在平衡...

被害妄想與精神分裂症:深入解析與治療新知

病情監測與管理是長期照護的核心。定期評估患者的症狀變化、藥物副作用和整體功能狀態,有助於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香港的社區精神健康服務在這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包括門診隨訪和危機介入服務。復健計畫是幫助患者重...

忽視兒童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綜合症終身受傷

兒童創傷後遺症是指因威脅兒童生命安全的事故而受到嚴重傷害所導致的精神障礙創傷後遺症。《英國醫學雜志》(BMJ)上一篇題為“毒性應激和兒童創傷後遺症”的研究論文指出,創傷事件後,14%的兒童患有PTSD...